喉气管狭窄是我科临床难题之一。导致狭窄的原因复杂,手术治疗方法多样, 但目前仍无特效手段。改善喉气管通气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
原因
1、外伤:喉气管挫伤裂伤后占(60.1%),化学腐蚀伤占(3.4%),烧伤,气管插管损伤占(5.3%),气管切开术后占(13.4%) 。小儿患者占(18. 4%)。
2、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喉狭窄是妊娠时喉腔未能充分再通甚至完全消失,则导致先天性喉狭窄或喉完全性闭锁,若喉腔部分再通,则形成不完全闭锁、狭窄或蹼。虽然先天性喉狭窄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儿往往由于产后血氧浓度过低而受到生命的威胁。
3、各种医疗操作所导致的医源性喉损伤也比较常见。常见因素有喉气管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喉气管炎症、拔管后并发症等。其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是主要因素。
4、感染性疾病(3.4%):结核、梅毒、硬结病等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如复发性多软骨炎。
5、其它:颈部放疗后(1.5%),或原因不明(1.5%)。
病变部位
声门上占4.9%;
声门占21.4%
声门及声门下占24.1%
声门下及气管占27.5%
声门下及胸段气管占12.6%
分型
Cotton法
此方法是目前文献报道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分为四期:Ⅰ期:管腔阻塞90 %,但仍有可辨别的管腔存在;Ⅳ期:无管腔,声带不可辨认。
Grundfast法
分为四期:Ⅰ期:狭窄长度6mm ;Ⅱ期:狭窄长度5~10mm,直径6~4mm;Ⅲ期:狭窄长度10~15mm,直径4~2mm;Ⅳ期:狭窄长度>15mm ,直径<2mm。
McCaffrey法:
Ⅰ期:狭窄位于声门下或气管,长度1.0cm,声门及气管不受累;Ⅲ期:位于声门下且累及气管上端,但声门不受累;Ⅳ期:累及声门且有一侧声带固定。
喉气管重建术
主要目的:重建喉气管有效通气腔、支架重建、上皮修复、腔道重建
术前评估: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程度 、声音质量 、全身状况。
检查:(CT、MRI、电子喉镜)了解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周围组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