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八年磨一剑,从共识到指南 ,2003年至今,《妊娠期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更新经历了8年,成为首部相关领域中表述推荐等级的ESC指南。新指南将妊娠期心血管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疾病、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血压紊乱与静脉栓塞八章详解;并单设心血管药物一章,评价常用药的妊娠期安全性;还强调了疾病筛查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呼吁多学科治疗。
因前瞻性或随机试验证据较少,该指南多数建议仅为C级;在诊疗中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严重肺动脉高压是妊娠禁忌证,但指南未明确哪些患者何时可耐受妊娠,此外,人工瓣膜的抗凝治疗,也未达成共识。
重点推荐
指南Ⅰ类(均为C级)推荐如下:
①对所有确诊或疑似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和主动脉疾病的妇女,应行孕前风险评估及咨询;
②所有合并心脏疾病的育龄期和孕后妇女均应接受风险评估;
③高危患者应在专科中心接受多学科团队治疗;
④对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律失常、心肌病、主动脉疾病或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遗传畸形的妇女,应提供遗传学咨询;
⑤对所有出现无法解释或新发心血管症状或体征的妊娠患者,均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对心脏术前的患者行全套皮质类固醇检测;
⑦对妊娠患者采取与非妊娠患者相同的措施,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⑧绝大部分患者首选经阴道分娩方式。
Ⅲ类推荐仅1条,即不推荐在分娩过程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