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论文题目:恩替卡韦治疗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的慢乙型肝炎(CHB)患者换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能够实现HBsAg阴转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核苷(酸)类似物虽然可以抑制HBV DNA,但很难获得完全血清学应答,而且停药后容易复发。为优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或HBsAg血清学转换的PEG-IFN α-2a和恩替卡韦(ETV)联合和序贯治疗的IV期临床试验(OSST试验)的目的是确定ETV治疗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换用PEG-IFN α-2a后能否实现HBsAg阴转。
方法:在本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研究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ETV(0.5 mg,QD)治疗1~3年达到HBV DNA<103 copies/mL和HBsAg<100 PEIU/mL后,换用PEG-IFN α-2a(每周180 mg,治疗48周),或继续应用ETV治疗48周。PEG-IFN α-2a治疗组有8周重叠治疗时间。疗效终点为治疗结束时(48周,EOT)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阴转。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AE)。
结果:两组基线HBV DNA、HBeAg、ALT、HBsAg水平相似,都处于低水平。截止本文分析时,53例PEG-IFN α-2a治疗患者和49例ETV治疗患者达到了治疗终点。PEG-IFN α-2a治疗组中有13%(7/53)实现HBsAg阴转(ETV组0,P<0.05)。PEG-IFN α-2a治疗组中有6%(3/53)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而ETV组为0(P<0.05)。表中列出了各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基线HBsAg<3000 IU/mL和HBeAg阴性(HBeAg<0.2 PEIU/mL)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具有更高的HBsAg阴转率(27%,4/15)。PEG-IFN α-2a治疗组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ETV组(P<0.001)。PEG-IFN α-2a治疗组AE发生率高于ETV组(全部AE,72% vs. 2%,严重AE,7% vs. 0),然而仅有3例用PEG-IFN α-2a治疗者终止治疗。
结论:先用ETV治疗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的患者换用固定疗程的PEG-IFN α-2a治疗,相比继续用ETV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HBsAg阴转率。在换用PEG-IFN α-2a前,HBeAg阴转和HBsAg<3000 IU/mL的患者具有最高的HBsAg阴转率(27%)。我们将在治疗后随访期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应答率做进一步分析。
核苷(酸)类似物抑制HBV DNA后序贯PEG-IFN α-2a治疗48周,可以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阴转率。这样的治疗方案有优势互补的好处,值得进一步探索经验。
您好!
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质量对您的学位毕业,职称晋升的重要性
项目列表:
1.医学SCI论文修改、润色、撰写、发表;
2.课题基金标书设计、修改、写作;
3.科研实验项目全套“一条龙”服务;
4.医学论文,中文核心期刊撰写、发表;
5.硕士、博士论文设计,撰写,修改。
公司与丁香园、维普网(SCI合作伙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高端专业医学平台为合作伙伴
联系人: 在线咨询:
电话:18312373162
微信/QQ:278719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