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癌是最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口腔恶性肿瘤的80%以上。
病理改变
肉眼所见肿瘤常呈菜花状或形成溃疡切面呈灰白色,可形成坏死灶。边界不清,无包膜。镜下可见肿瘤实质由异常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细胞形态不一,具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癌巢中心形成的角化珠,又称癌珠。肿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向结缔组织星蟹足样漫润生长。
鳞状细胞癌分为三级:
I级(高度分化):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类似于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和具有细胞间桥的鳞状细胞的数量不等,角化明显,核分裂象少,非典型核分裂和多核细胞极少。胞核和细胞多形性不明显。
Ⅱ级(中度分化):形态学表现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中度分化与高度分化相比,角化较少而且细胞及核多形性较明显。核分裂象较多,可见异常核分裂,细胞间桥不显著。
Ⅲ级(低度分化):组织学和细胞学方面稍微类似于口腔黏膜的正常复层鳞状上皮,角化少见,细胞间桥几乎不能发现,核分裂常见且不典型核分裂象易见。细胞及核多形性明显,多核细胞常见。
癌细胞浸润范围较表浅仅限于基底膜下方时,可称为微浸性鳞状细胞癌。
以上资料来自中公广东卫生人才网,想要获得更多医疗招聘信息、考试资料可前往网站、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