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届欧洲糖尿病学会年会(EASD)上,美国纽约米尼奥拉文思鲁普大学医院的Alan M. Jacobson在演讲中探讨了糖尿病与抑郁之间关联性的研究证据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抑郁症有着明确的心理学起源,但生理学机制也可能参与了发病过程。
Jacobson说:“越来越多的来自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显示,1型和2型糖尿病与超预期的抑郁患病率增高相关。抑郁与糖尿病这两种共患病之间有哪些特异性的病因因素,这些因素在发病中其各自的相对贡献有多大及其促发病的途径尚不清楚。”由于糖尿病的治疗对患者本人要求很高,且负担沉重,而严重并发症会导致负担进一步加重,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推测糖尿病相关的抑郁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Jacobson说:“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抑郁和糖尿病之间关联中还存在其他的发生机制。事实上,这种关联可能是由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病中均发挥作用的多种因素相互重叠而导致的,这种关系可能反映的现象是:一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被激活,从而为另一种疾病奠定了基础,而另一种疾病有反过来影响到这种疾病,从而形成了一个双向的回路。”
尽管这种共患现象中涉及的因素及其相对贡献度非常复杂,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为导致这种共患病的可能的来源提供了最初线索。人们将对糖尿病对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人们在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调节受影响的脑区发现了神经化学和结构改变。这些发现为代谢因素(如持续高血糖)导致抑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制。
Jacobson 指出,在进行任何研究前都要清楚,尽管1型糖尿病 (T1DM)和 2型糖尿病 (T2DM)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机制也是相同的,但两种类型的糖尿病之间还是存在很多重要差异,因此二者与大脑病变预后的关系也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具备的特异性的危险因素包括:与2型糖尿病特异性相关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肥胖相关的炎症反应以及与1型糖尿病特异性相关的严重低血糖发生率高等。
Jacobson说:“起病时间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于大脑的作用也有影响。抑郁的发生还常常与一些导致肥胖和T2DM易感性增高的生活方式改变相关。此外,抑郁本身也不是一个单体,而是一个包含了从焦虑到完全性临床抑郁症的一系列临床现象的整体。”
在演讲中,Jacobson将探讨与抑郁发病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总结与每种因素有关的研究证据并根据这些证据,开发一个或多个与这些情况相关的预测模型。这些因素中包括:高血糖对大脑结构的作用,谷氨酸盐水平变化对参与调节作用的大脑皮层结构区可能的产生的兴奋性毒素效应。
Jacobson 说,“对一些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糖尿病与抑郁之间相关性的认识,并为找寻导致二者的高共患率的来源提供研究基础。而且这一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抑郁与其他临床疾病(存在心理因素和生物医学因素共同作用)之间高共患率的原因。”他总结说,“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范围以及其与未来通过研究有可能达到的最大理解程度之间的差距,而且能够激发我们关于临床干预可能对疾病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