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专题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1 楼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12

本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7日呼吁各国增加精神卫生治疗财力和人力投入,使更多人免受精神卫生问题困扰。

 

世卫组织说,全球每4人中就有一人需要精神治疗,而大多数国家在精神卫生方面的人力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中低收入国家在精神卫生方面的投入仅占整个卫生事业投入的2%。

 

世卫组织指出,全球每人每年用于精神卫生方面的投入平均不到3美元,而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仅为0.25美元。在中低收入国家存在精神障碍的病人中,四分之三以上未能获得任何治疗和护理,全球不少中低收入国家每百万人仅有一名精神卫生专家。

 

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司司长谢卡尔·萨克塞纳说,在一些国家存在将有限财力投入到兴建大型精神病院的不良倾向,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社区和初级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则有可能让更多受精神卫生问题困扰的人得到早期治疗,避免住院治疗所需的更多花销。他呼吁各国调整投资方向,使用于精神卫生方面的有限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配置。

 

萨克塞纳还强调,精神卫生医疗部门应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精神疾病患者无法得到心理治疗,而是单纯依靠服用药物,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世卫组织2008年曾发起精神卫生治疗和护理行动方案。该组织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提供精神卫生治疗和护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例如,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两国卫生部开始培训精神疾病治疗人员;中国将癫痫控制纳入地方卫生保健体系,并在近20个省区推广癫痫防治计划,筛查人数超过4000万。

 

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对精神卫生进行投资”。

 

相关阅读世卫组织关于精神卫生所提供的简讯

2011-10-09 16:26 回复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2 楼

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不仅仅是无精神障碍。其定义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

 

在多数国家,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无论是人力还是财政资源——严重匮乏。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中,目前大部分用于对精神疾病的专门治疗和护理,较少一部分用于综合性精神卫生系统。各国与其在大精神病院提供医护,不如将精神卫生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在普通医院提供精神卫生保健并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

 

可用于促进精神卫生的资金甚至更少。促进精神卫生是一种总括的说法,其中涵盖各种各样的战略,目的都是要对精神卫生产生积极影响。使用的战略中包括鼓励个人资源和技能,以及改善社会经济环境。

 

促进精神卫生需要多部门行动,涉及到一系列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或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重点应当是在整个生命期间促进精神卫生,确保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开端并预防成年和老年期的精神障碍。

 

如何才能促进和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 ?

 

世界各地的精神障碍患者都面临人权普遍遭受侵犯的问题。他们遭受的耻辱意味着他们常常被排斥于社会之外,无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护理。在有的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被驱赶到城镇边缘地区,他们被人抛弃,终日衣不遮体或裹着破衣烂衫,被捆绑起来,遭人殴打并挨饿。

 

许多精神病院的患者状况并未强多少。患者被金属链铐住,禁锢在用围杆栏住的床上,没有衣服、体面的床上用品、清洁饮水或适当的卫生设施,同时还遭受虐待和忽视。

 

精神障碍患者日常也会受到歧视,包括在教育、就业和住房等领域。一些国家甚至还禁止这类人有投票权、结婚或生育。

 

转变态度和提高认识:各国卫生部、精神卫生服务使用者和家庭团体、卫生专业人员、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专业组织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应当共同努力,教育和扭转公众对精神病的态度,并宣传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

 

增进精神卫生设施中的人权:应当建立人权监测机制,以保护患者免受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恶劣的生活条件以及不适当和任意非自愿收治。患者人权若受到侵犯,也应当有权利用申诉机制。

 

赋予精神卫生设施使用者及家庭以权力:各国政府应当支持设立和(或)加强精神卫生设施使用者及家庭组织。此类团体最有可能着重说明问题、明确具体需要并帮助找到改善国内精神卫生的解决办法,因而在涉及和实施政策、计划、法律和服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社区护理取代精神病院:大型精神病院往往都与侵犯人权行为联系在一起,应当由社区精神卫生保健设施来取代,辅之以一般医院的精神病床位,并可得到家庭护理支持。

 

增加对精神卫生的投资:各国政府必须将更多的卫生预算投入精神卫生方面。此外,还需要发展和训练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以确保所有人均可在各级卫生保健系统获得优质精神卫生服务。

 

通过增进人权的政策、法律和服务:各国应当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法律和服务,增进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赋予他们做出生活选择的权力、为他们提供法律保护并确保使他们充分融入和参与到社区生活中。

 

世卫组织发起了一项全球行动规划,以协助各国制定和实施前后一致的和全面的精神卫生政策、计划和立法,并确保在社区一级提供适当的精神卫生护理。这包括发展精神卫生人力资源。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3 楼

特写

 

精神卫生:一种健康状态


精神卫生的定义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

 

世卫组织在其《组织法》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强调了精神卫生的积极方面。

 

这份事实档案强调精神卫生和精神障碍的一些重要方面。图片包括参加2001年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全球校际竞赛的儿童的绘画。

 

事实档案

 

有关精神健康的10个事实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1

事实 1

大约半数精神障碍始于14岁以前。世界儿童和青少年中估计20%左右有精神障碍或问题,而且各种文化所报告的障碍类型雷同。但是,在世界19岁以下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精神卫生资源最贫乏。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1-4百万人才有1名儿童精神病医生。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2

事实 2

抑郁症的特点是持续感到沮丧并且丧失兴趣,同时伴有心理、行为和生理性症状。它在世界上被列为残疾的主要原因。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3

事实 3

每年平均约有80万人自杀,其中86%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半数以上自杀者年龄在15-44岁之间。东欧国家男性自杀率最高。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和可治疗的原因之一。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4

事实 4

战争和其他重大灾难对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健康带来的影响很大。紧急情况发生之后,精神疾患的发生率具有翻倍倾向。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5

事实 5

精神障碍是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风险因素之一。这种障碍还能导致无意和有意伤害。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6

事实 6

围绕精神障碍的耻辱以及对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歧视阻止人们去寻求精神卫生保健。在南非,一项公众调查表明,多数人认为精神疾病与压力或缺乏意志力有关,而非与内科病患有关。与预期的相反,在城市地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中,耻辱感更加普遍。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7

事实 7

多数国家例行报告侵犯精神病患者人权的事件。其中包括身体约束、隔离和否认基本需要及隐私权。很少有国家具备能适当保护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法律框架。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8

事实 8

世界各地有技能的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存在巨大的不公平。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妨碍提供治疗和护理的主要障碍中包括缺乏精神病医生、精神病科护士、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低收入国家每10万人拥有0.05名精神病医生和0.42名护士。高收入国家的精神病医生要多出170倍,护士要多出70倍。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9

事实 9

为了更广泛地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必须克服五大障碍:公共卫生议程中缺少精神卫生项目以及对供资的影响;目前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方式;初级保健内部缺乏整合;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公共精神卫生领导。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0

事实 10

政府、捐助方以及代表精神卫生工作者、患者及其家人的团体必须共同努力加强精神卫生服务,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所需的财政资源相对而言不算太多。低收入国家每人每年需2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国家每人每年3-4美元。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4 楼

精神健康与人权 被遗弃的公民

 

精神健康与人权

 

精神障碍患者是全世界一些最受到忽视的人。在许多社区,不认为精神病是实际疾病,而将其视为性格软弱或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即使在精神障碍患者被确认为罹患疾病时,他们接受的治疗通常毫不人道。

 

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发生在全世界各社区 - 精神卫生机构、医院以及更广泛的社会。

 

专题摄影报道:被遗弃的公民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2

 

侵犯人权:歧视

精神病意味着巨大的耻辱和歧视负担。通常以为精神障碍患者懒惰、虚弱、愚钝、难以相处和没有能力作出决定。

尽管他们很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这一事实,但是这些人还往往被认为是凶暴的并且通常使人产生恐惧。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6

 

侵犯人权:隔离和虐待

精神障碍患者经常受到社会排斥。隔离和排斥使人感到绝望和孤独。由于未能获得治疗和他们需要的关怀,许多人陷入贫困。

在一些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被驱逐到城镇边缘,将他们遗弃在那里半裸或衣衫褴褛。他们受到殴打、捆绑、镣铐束缚或挨饿。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3

 

侵犯人权:非人道的生活条件

在许多卫生保健系统内,人们通常发现自己处在远离他们熟知的任何人的机构之中。其中一些设施更象是由人构成的仓库而不是关怀和治疗的场所。

在这些机构中,许多条件很差 — 建筑物破旧和肮脏,人们缺乏适当的衣服、洁净的水以及食物。他们也缺乏对其尊严的尊重。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4

 

侵犯人权:滥用隔离和约束

在许多机构中,人们被长期隔离,缺乏人际接触。他们有时候被锁在象监狱一样的小房间内。

有时候,成人以及年幼儿童被锁在笼子模样的床上,受到限制,并且日复一日没有活动的希望。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27

 

侵犯人权:暴力和强奸

在一些机构中,成人和儿童遭受恐怖的暴力和强奸 — 有时候正是由应该照护他们的那些人所施行的。

这些行径通常未予报告和未得到惩罚,使施暴者不受羁束而继续虐待的行为。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5

 

侵犯人权:糟糕的照顾和忽视

在机构中生活的许多人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激励,并且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生活在令人痛苦的闷倦之中。

有些人被给予过量药物,以便他们保持驯顺和“容易管理”。这种无目的、不活动和社会隔离不利于痊愈,并且是不人道的和有辱人格的。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6

 

解决问题:改变态度

我们可通过使公众了解精神障碍是可以治疗的来防止许多围绕精神病的偏见和歧视。

通过确认精神障碍患者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可帮助促进和保护人权以及防止歧视。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7

 

解决问题:民众参与

精神障碍患者处于最好的位置来强调这些问题,表述他们的需求和帮助找到解决办法。所以在提高认识和倡导努力方面缺其不可。

新西兰政府“同我一样的心智”(Like Minds Like Mine) 是一项减少对精神病有关的偏见和歧视的运动。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8

 

解决问题:获得保健

国际人权法规定,所有精神障碍患者应能在其社区获得优质卫生保健。

当人们在离家近的地方接受治疗和周围有他们的亲人陪伴时,治疗会更加有效而他们也更可能过上幸福、成功和富有成效的生活。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39

 

解决问题:质量良好的照顾

质量良好的照顾系指:

适宜的医疗;

体面的生活条件;

无隔离和约束;

参与与治疗和照护有关的决定;

参与有针对性的康复活动;

促进自愿照护。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0/047/741

 

解决问题:世卫组织的作用

照片显示纳米比亚卫生部发布一项新的精神卫生政策。世卫组织正在帮助国家制定和实施新的精神卫生政策、法规和服务,以便:

在社区改进获得质量良好的照顾;

停止侵犯人权、耻辱和歧视;

确保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机遇以便在其社区过上能发挥潜力和富有成效的生活。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5 楼

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国家解决方案

 

国家解决方案

 

加纳:新的法律促进人权和获得优质保健

 

精神卫生立法可在预防侵犯和歧视精神障碍患者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立法可促进人权并鼓励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主和自由。它还可支持获得优质精神卫生保健和帮助人们融入社区。

 

在世卫组织的帮助下,加纳政府已草拟新的精神卫生法。加纳以往的法律强调了机构照顾,这可导致严重虐待精神障碍患者。新的法律强调获得社区住院和门诊照护,并促进自愿住院和治疗的知情同意。加纳新的法规打击歧视和污辱,并帮助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

 

莱索托:新的国家政策改善精神健康

 

一项精神卫生政策确定在人群中改善精神健康的远景和明确方向。精心制定的政策和行动计划有助于减少卫生保健系统的低效率和分散。

 

莱索托正在世卫组织的支持下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和计划。莱索托的2020年远景是使全体人民获得高水准的精神健康,通过可获得的、维护和保护精神障碍患者人权的服务予以保持。特定目标包括一项行动以实现以社区为基础的关怀制度,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一般保健,以及减少机构和教养服务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国家政策强调必须向包括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在内的“躯体”疾病患者提供足够的精神卫生保健和支持。

 

蒙古: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提供精神卫生保健

 

在蒙古,世卫组织正在支持将精神卫生保健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全国精神病学家和全科执业医师已接受培训以便在社区向人民提供精神卫生保健。

 

已设立日托服务中心,精神障碍患者可在那里接受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他们能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参加有针对性和可发挥其潜力的工作。

 

使用“蒙古包”(许多蒙古人视为家的一种帐蓬形式)供精神障碍患者居住,作为在精神卫生机构生活的一种替代选择。蒙古包提供有庇护的住所以及更多的自主和自由。在蒙古包中生活的人从事各种日常活动,例如牧马、挤牛奶、收集燃料、在园中干活、做木工和刺绣。

 

纳米比亚:实施国家政策以改善精神健康

 

纳米比亚于2005年10月28日发布了首项精神卫生政策。在世卫组织的帮助下,政府将通过在其5年行动计划内确定的战略和干预措施实施这项政策。

 

纳米比亚的政策为实施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强有力框架并阐明促进和保护精神健康方面所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和职责。实施这项政策的主要挑战将是必须改变个人、家庭、卫生专业人员和一般大众的态度。纳米比亚计划通过培训和教育向人民提供所需知识以处理精神和神经疾病。

 

其它重点战略包括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现有卫生服务,以及发展服务和转诊系统网络以便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获得他们需要的治疗。

 

斯里兰卡:创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

 

世卫组织正在与斯里兰卡政府合作以便建立高质量的社区照护。设在社区专门的精神卫生日托服务中心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另一条途径以便获得他们需要的照护。

 

使人们从精神病医院重新融入社区的项目涉及支持规划,可包括帮助寻找就业。因此,以前在精神卫生机构生活的一些人现在能够找到工作、积蓄以及甚至买房和抚养家庭。这样,在社区内的康复可不仅改善个人而且改善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前景。赚钱的能力以及被视为社会的一个有用成员极端重要。

 

你能帮助做些什么?

 

精神卫生问题在每一个人的议程上不被注意。每一个组织必须明确包括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其规划的一部分。它们可通过精神卫生政策项目与世卫组织合作,从而扩大其影响。

 

决策人员

 

改善和增加调拨财力和人力资源用于精神卫生。

熟悉与精神障碍患者有关的国际和国家人权标准和规范。

确保教育、劳动、刑事司法和一般卫生保健系统方面的政策均产生促进精神健康和保护人权的效果。

在公立和私立保险计划中均包括精神卫生保健保险项目。

实施可促进人权、非机构化、纳入一般卫生保健和发展社区照护的精神卫生政策和法律。

建立监测机制以确保在所有精神卫生设施中人权受到尊重。

 

卫生保健工作者

 

尊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尊严,保护他们的权利,并促进他们的自主和自由。

确保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是提供所有治疗的基础。

使精神障碍患者参与制定其治疗计划。

使家属参与其罹患精神障碍的亲属的治疗和照顾。

告知决策人员需要哪些资源和其它支持以便提供质量良好的精神卫生保健。

 

精神障碍患者

 

谴责侵犯人权,包括过时和非人道的治疗形式,服务提供差,不易获得保健和滥用非自愿住院和治疗。

倡导你参与制定和实施政策和法律以改善人权和精神卫生服务。

熟悉国际人权法和国家法律规定的你的人权。

与其它精神障碍患者联合起来,相互支持和开展活动以改变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和抵制污辱和歧视。

 

使用者团体、家属团体、倡导组织和其它非政府组织

 

就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碍向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及提高对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认识。

倡导在初级卫生保健、一般医院环境和社区中提供质量良好的精神卫生服务。

倡导你参与制定和实施政策和法律以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和服务。

组织非正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例如咨询、精神障碍患者个人及家庭的自助团体、救助中心、重新融入社区规划、病例管理、扩大服务规划以及危机服务。

提供预防和促进服务,例如以学校为基础的精神卫生促进规划。

与国家、区域和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同目标的其它非政府组织合作。

 

基金会

 

支持制定和实施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精神卫生政策、计划和法律。

支持在初级卫生保健、综合医院和社区中发展精神卫生服务。

支持精神卫生服务使用者、家属和倡导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支持研究以便评价精神卫生政策和法律的影响。

支持研究以便在初级保健、综合卫生和社区设施中发展有效的精神卫生干预。

为精神卫生决策人员和计划人员提供政策和卫生系统培训。

为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工作者提供适宜的精神卫生培训。

将关于精神健康和人权问题的培训纳入包括初级保健在内的卫生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开展对精神卫生政策和服务计划、包括评价政策实施情况,以及服务组织和计划模式的研究。

开展关于初级保健和社区设施中有效精神卫生干预的研究。

根据以证据为基础的做法并与政策重点相一致,提供最新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为通过初级保健和社区关怀实施和计划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专家监督。

 

专业组织

 

促进就制定政策和法规开展辩论。

为各级 - 医院、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机构精神卫生工作者制定质量标准。

提高选民对精神健康和人权问题的认识。

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提供水准鉴定。

支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人员中角色转变,从主要处理躯体病症转为将躯体和精神健康相结合的更为整体的卫生保健做法。

支持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中角色转变,从主要在机构环境中工作转为主要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

 

媒体

 

在报道精神卫生问题时避免陈旧观念、追求轰动效应以及历久不衰的神话和误解。

同情地介绍精神卫生问题,强调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可取得哪些成就。

突出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权。

王文飞

关注站内信

7 楼

 

出版日期: 2007年

语言: 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

ISBN: 92 4 154594 1

 

来源:WHO中文网站

 

精神卫生财政管理.pdf
文件大小:0.5M
精神卫生宣传.pdf
文件大小:0.4M
组织精神卫生服务.pdf
文件大小:0.5M

wlbj81

关注站内信

8 楼

精彩!谢谢分享

小马哥

关注站内信

9 楼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 促进精神健康”。我部决定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组织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共同做好精神卫生工作

      精神卫生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要求政府、部门、社会积极行动,加强和创新精神卫生工作中相关管理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服务广大群众精神健康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加强联系,建立工作协调制度,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做好精神卫生工作。

      二、围绕宣传主题确定重点,制订活动方案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健康教育机构要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做好宣传工作。要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大力宣传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关于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有关政策、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介绍防治精神疾病、处理心理卫生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办法,精神疾病防治的艰巨性以及社会歧视、排斥患者的不良后果,促进社会更加理解并接纳患者,使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三、丰富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宣传精神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利用公交车、火车站、机场、宾馆等公共场所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发挥社区优势,宣传精神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举办医院开放日、康复患者生活和技能竞赛、组织咨询义诊等活动,让群众熟悉、了解精神专科医院的功能任务及社会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研究精神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促进宣传工作常规化开展。
请各地将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情况于2011年12月31日前书面报送我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附:2011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和要点                        
                      
 
                       2011年中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和要点
 
      一、宣传主题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二、目标人群

      社会公众

      三、宣传关键点

      (一)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广大群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体验着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大众寻求心理帮助的愿望日益迫切。同时,因重性精神疾病有可能导致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损害,甚至发生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了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二)维护精神健康关键在个人。维护精神健康从自我做起,创造关爱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预防精神疾病常识;要主动关心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心理状况,帮助排解心理问题。必要时,劝其到医院及早咨询和检查;要尊重、关心和帮助身边的精神疾病患者,做到不歧视,不排斥。精神疾病患者要主动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患者的家庭要履行好照料和监护患者的责任,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不得遗弃患者。

      (三)社会动员构筑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营造心理支持氛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疏导调节个人在成长、学习、就业、婚姻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处理日常心理冲突和困扰,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灾难带来的心理影响,维护精神健康。心理服务专业机构是网络建设的中坚支柱,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网络的主要场所。

      (四)部门协作共同防治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医疗、学习和劳动权益,是维护和促进民生的生动体现。防治精神疾病,不仅限于医疗服务工作,更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医药卫生、人权保障、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复杂。只有多部门协作,共商对策,共担责任,才能全面实现对患者的救治与救助、康复与服务。

      (五)政府领导是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精神卫生问题,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推进精神卫生立法及其贯彻实施。要大力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落实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为患者提供平等的学习、就业机会,切实维护群众精神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