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飘飘哥

关注站内信

1 楼

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连续谱,有自杀意念是随后出现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在美国的普通人群中,有3%在最近1年内出现过自杀意念,其中,有44%去精神或心理卫生机构就诊。然而,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在外科医生中,有6%在最近1年内出现过自杀意念,即外科医生最近1年自杀意念的出现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左右;且因担心就诊于神经或心理机构会影响其执业资质,就诊于心理卫生机构的比例仅为26%,远低于普通人群。过劳、抑郁和报告最近有医疗差错是外科医生自杀意念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该研究发现外科医生普遍工作辛苦,工作时间不规律,92%的人每周医疗工作时间为40个小时甚至更长。

  与美国同行相比,我国无论从事哪个临床亚专业的医生,工作时间更长,工作压力更大。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远低于美国。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外,医生尚须拿出时间用于学习提高、科学研究、教学和开展健康教育等,因此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另外,医生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负性生活事件,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甚至导致自杀意念的出现。

  除此以外,我国医生还面临着如下问题,① 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不能为从事救死扶伤这一高危职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健全的法律保护;②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医疗卫生被推入市场化的潮流中,医院需要自负盈亏,同时有些人又把看病贵、看病难归咎于医院和医生,造成医患之间相互不信任,甚至加剧医患矛盾;③ 医生工资待遇不高,在长期超负荷工作情况下还要保证较高的工作质量;④ 因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生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意外死亡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而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医生往往被置于道义和法律责任直接承担者的位置上,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系统全面地关注医生的心理问题,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的危险性,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保障和提高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11-04-03 15:32 回复

jishou

关注站内信

2 楼

回复 1楼:现在医生不好混

飘飘哥

关注站内信

3 楼

回复 2楼:风险还大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