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5062746

关注站内信

1 楼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50%在中国。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此病。


肝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发病时已错过了手术时机。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能够通过阻断肿瘤供血的靶动脉,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成为了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多项研究报道该疗法的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及肝功能下降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1/237/354

图片来源于百度


如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HIF-1是一种关键转录因子,在缺氧条件下,HIF-1可上调相关基因的转录,包括多种促纤维化分子的表达,促进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故本实验通过结扎肝固有动脉造成肝缺氧,从而造成肝纤维化


造模过程选用适龄的SD大鼠。


手术造模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1/237/356

                                       肝固有动脉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1/237/360

                                          进行结扎



HE染色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1/237/362

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HE病理染色后显示:

 假手术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细胞大小均匀,无变性、坏死和纤维增生改变。

 模型组肝细胞出现广泛的病变,肝血窦毛细血管化,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肝小叶结构消失。


天狼星染色

           http://webres.medlive.cn/upload/001/237/363

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后镜下可见:

 假手术组大鼠肝内粗大的胶原仅分布于汇管区,中央静脉周围及肝小叶内极少有纤细的胶原分布。

 模型组大鼠肝脏可见明显的胶原增生,汇管区与中央静脉间形成不完全的纤维间隔,大量纤细的胶原深入肝小叶内并包绕肝细胞。


2021-12-14 16:55 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