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质量的关键手段。营养治疗五阶梯原则作为国际公认框架,由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提出,以 “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 为核心,依据营养状况、进食能力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适配的营养干预方式,助力纠正营养不良、维持器官功能。
一、营养治疗五阶梯的核心逻辑
这一原则如同 “营养补给阶梯”:身体状况良好时,日常饮食即可满足需求;当饮食无法达标,便逐步借助特殊食品、管饲或静脉输注等方式补充,确保营养不 “断供”。其核心是优先利用肠道功能——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更是免疫屏障,只要肠道有功能,就优先选择肠内营养,避免 “闲置” 导致功能衰退。
二、五阶梯拆解:如何选择与实施?
第一阶梯:正常饮食 + 营养教育(基础层)
适用人群:营养状况良好、进食能力正常者,如健康人、轻度疾病患者(感冒、轻度高血压)、术后无进食障碍的恢复期患者。
核心措施:无需特殊补充,通过营养教育建立科学饮食模式 —— 如糖尿病患者控碳水、肾病患者限蛋白磷、老年人增优质蛋白(蛋、奶、瘦肉)防肌肉流失。
判断标准:3 天饮食日记显示能量、蛋白质摄入达标,无体重下降、乏力等营养不良信号。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体重与饮食,避免偏食、过度节食引发营养不良。
第二阶梯:正常饮食 + 口服营养补充(ONS)
升级时机:第一阶梯饮食摄入不足目标 60%,或 1 个月内体重下降 3%(轻度营养不良)。
核心措施:在正常饮食外,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ONS) —— 多为粉、液或半流质,含全面营养素,适用于肿瘤放化疗(食欲差)、术后恢复期(高能量需求)、老年人(咀嚼弱)等场景。
选择与使用:糖尿病患者选低 GI 型,肾病患者选低蛋白低磷型,消化弱选短肽型;每日 1-2 次,每次 200-300 千卡,避免影响正常饮食。
判断标准:补充后营养摄入达目标 80% 以上,体重稳定、乏力改善。
第三阶梯:全肠内营养(TEN)
升级时机:第二阶梯补充后仍摄入不足目标 50%,或进食能力严重下降(如严重口腔溃疡、吞咽困难),但肠道功能正常。
核心措施:完全依赖肠内营养制剂,通过管饲输送 —— 短期用鼻胃管(1-2 周,如术后暂不能进食),长期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管(PEG,3 个月以上,如中风吞咽障碍)。
优势与注意:保护肠道功能,避免黏膜萎缩、菌群失调;制剂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防腹胀腹泻,定期清洁管道防堵塞感染。
判断标准:肠道耐受良好,血生化(白蛋白、电解质)及体重改善。
第四阶梯:部分肠内营养(PEN)+ 部分肠外营养(PPN)
适用场景:肠道功能受损(急性胰腺炎早期、短肠综合征),肠内营养仅能提供 30%-50% 营养,但仍有部分肠道可利用。
核心措施:部分营养靠肠内制剂(护残留肠道功能),部分通过外周静脉营养(PPN) 补充 —— 手臂静脉输注含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营养液。
注意事项:PPN 仅短期用(2 周内),防外周静脉炎;监测血糖、肝肾功能,避免代谢异常(如高血糖、脂肪肝)。
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TPN)
适用场景:肠道功能完全丧失(严重肠梗阻、肠坏死、重症胰腺炎急性期),无法经肠道吸收营养。
核心措施: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锁骨下、颈内静脉)输注高浓度营养液,满足全部营养需求。
风险与监测:有创操作,易引发导管感染、血栓、肝损伤等,需医院专业团队操作;每日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
停用标准:排气排便正常、无腹痛腹胀,逐步减少 TPN,增加肠内营养至完全替代。
三、核心原则与普通人应用
关键原则:动态调整,优先肠内
五阶梯并非固定不变,需随病情调整:如术后患者可能从 TPN 逐步降级至正常饮食;肿瘤患者若吞咽困难加重,可能从第一阶梯升级至第三阶梯。始终遵循 “能肠内不肠外,能口服不管饲”。
普通人的 “五阶梯思维”
1.定期评估:关注体重变化(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1 个月降 3% 以上)、乏力、食欲差,需警惕营养不良,及时调整饮食或咨询医生;
2.科学补充:若饮食不足,优先尝试 “口服营养补充剂”(如老年人食欲差可选择易吸收的 ONS),避免直接跳过第二阶梯 “盲目节食” 或 “过度依赖保健品”;
3.遵医嘱干预:当出现严重进食困难(如中风后吞咽障碍)或疾病导致营养吸收差时,不要抗拒管饲或肠内营养 —— 这些干预是保护肠道功能、促进康复的关键,而非 “负担”。
营养治疗五阶梯实际上是营养不良治疗的五种手段或方法,其中,营养教育是所有营养不良患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第一选择;饮食+ONS是家居患者最多的选择;PEN+PPN是围术期患者最现实的选择。对营养不良的治疗来说,第一阶梯(饮食+营养教育)是理想,第四阶梯(PEN+PPN)是现实,第五阶梯(TPN)是无奈,我们要追求理想,面对现实,也应该接受无奈。这五个阶梯既相互连续,又相对独立。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循阶梯治疗原则,由下往上依次进行;但是阶梯与阶梯之间并非不可逾越,患者可能逾越上一阶梯直接进入上上阶梯,而且不同阶梯常常同时使用,如饮食+营养教育+ONS+PPN。在临床营养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治疗。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学习,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