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放飞梦想

关注站内信

1 楼

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简称盆腔炎,是一组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子宫周围组织炎等在内的子宫颈管内口以上的上生殖道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其中有些盆腔炎是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引起的。

一、病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上行感染的病原体,二是促进上行感染的因素。
1.上行感染的病原体 绝大多数盆腔炎是由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所引起,淋球菌、沙眼衣原体以及厌氧菌是最常见的病因。
2.促进上行感染的因素 引起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不使用安全套、多性伴和性交频繁。促进上行感染的因素主要有阴道冲洗、使用子宫内节育器、子宫颈扩张术、刮宫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流产和分娩等。

二、流行病学
对盆腔炎的发病率常难以作出准确估计。在西方国家,在过去的30余年,临床上80%的盆腔炎与性传播疾病有关。美国根据1987~1988年的盆腔炎住院病例和1985~1989年的门诊病例的统计结果,报告平均每年有147.7万例妇女患盆腔炎。在一些非洲国家,盆腔炎几乎占妇科住院患者的50%。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资料。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为15~44岁(多为25~34岁)。病变可局限于一个或几个部位,或波及整个盆腔脏器和组织。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盆腔炎。根据受累组织器官的不同,可分为子宫内膜炎、子宫腔积脓、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脓肿。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无症状、轻中度和严重盆腔炎,其中无症状(亚临床)盆腔炎约占60%,轻中度盆腔炎约占36%,严重盆腔炎约占4%。
1.无症状盆腔炎 临床症状缺如或不典型,或为亚临床状态。有的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深部性交痛,可有黏液脓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表现、不育和异位妊娠等。部分患者
经病理检查可发现输卵管炎或子宫内膜炎。
2.急性盆腔炎
(1)急性子宫内膜炎:可有轻度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血性白带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后者较具特征性。体检子宫体可有压痛;严重时阴道温度可明显增高。有些患者口可出现子宫腔积脓。
(2)急性输卵管卵巢炎和盆腔腹膜炎:典型症状为下腹痛和发热。下腹痛常为双侧性剧痛。如在月经期发作,经量常增多或经期延长;如在非月经期发作,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现象。也可伴有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颈外口有脓性分泌物,子宫颈举痛明显,阴道温度可明显增高。严重的盆腔腹膜炎时有整个下腹痛、反跳痛及拒按。有些患者可伴发肛周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有发热及下腹痛。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周围组织有水肿及增厚感,有明显触痛。
(4)盆腔脓肿: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由急性盆腔腹膜炎和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引起的脓肿。大多数患者有高热和下腹痛。妇科检查时,可在子宫一侧扪到明显包块,或在子宫直肠陷凹处,甚至在阴道直肠膈的上端扪到包块,可有波动感,触痛明显。触诊应轻柔,避免脓肿破溃。
3.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
(1)慢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症状有不规则月经或阴道出血,约半数患者有下腹痛或坠胀感,白带增多,少数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主要体征为子宫体压痛及增大,附件组织增厚及触痛。
(2)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和盆腔腹膜炎:表现为下腹部坠痛、腰骶部胀痛、深部性交痛或痛经等。常于经前或劳动后加重。可有月经或白带增多。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后屈活动度差,甚至完全固定。在子宫旁或后方扪到增粗的输卵管,或输卵管与卵巢炎所形成的包块,有压痛。患者可继发不孕,或异位妊娠。
(3)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轻者可无症状。也可有腰骶部及下腹部胀痛,深部的性交痛。体检常发现双侧宫骶韧带明显增厚,如两条索状物环绕于直肠两侧,且有触痛,双侧的宫旁韧带亦常增厚,子宫可偏向一侧,或前后活动受限。
4.并发症
(1)异位妊娠、不育及慢性下腹痛:输卵管炎可导致输卵管阻塞,使生育力下降;如双侧输卵管均受累,可致不育;如输卵管只是部分阻塞,只能容许较小的精子通过,而较大的受精卵则不能通过。其结果是发生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妊娠或异位妊娠,最终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甚或死亡。一些患者可出现慢性下腹痛。
(2)腹膜炎:少数患者由于盆腔脓肿破裂可导致严重的腹膜炎及菌血症。

四、辅助检查
(1)一般化验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2)微生物学检查:可子宫颈取材检查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对子宫内膜或盆腔组织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能够更准确查明病原体。
(3)影像学检查:可行B超或增强多普勒超声检查,也可作X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查
(4)腹腔镜检查:可对炎症或脓肿进行定位,直接从输卵管获取标本。但该检查无法查出子宫内膜炎,也不能查出输卵管轻微炎症。属有创伤性检查,费用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提示盆腔炎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包括以下4点:①下腹痛。②深部性交痛。③不规则的阴道流血。④阴道或子宫颈分泌物异常。
2.诊断要点
(1)最低诊断标准:包括下列2个标准。①子宫或附件压痛。②子宫颈举痛。在性活跃年轻女性及其他有患性病危险的女性中,若满足这2个标准而又未发现其他病因时.可以进行盆腔炎的经验性治疗。
(2)附加诊断标准:①口表体温>38.3℃。②子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③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湿片镜检发现白细胞。④血沉增快。⑤C反应蛋白升高。⑥实验室检查证实子宫颈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大多数盆腔炎患者可发现子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湿片镜检发现大量白细胞,如果未经治疗的患者,子宫颈分泌物正常及湿片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则患盆腔炎的可能性较低,还应考虑其他腹痛原因的检查。
(3)确诊依据:①子宫内膜活检,发现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②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输卵管管壁增厚和管内积液,合并或不合并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炎性包块。③腹腔镜检查,有符合盆腔炎的异常发现。
(二)鉴别诊断
1.女性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
(1)异位妊娠:是应与盆腔炎相鉴别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有急腹症的育龄妇女均必须作妊娠试验。
(2)卵巢囊肿破裂、扭转、出血:常出现严重急性腹痛,多为单侧性,超声检查常能发现盆腔包块和子宫直肠陷窝积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些疾病与下生殖道感染无关。
(3)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作规律与月经的行经期相一致,病原学检查正常,用腹腔镜可以确诊。
2.消化道疾病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与盆腔炎相似,在接受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中约3%有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肌卫等提示阑尾炎。此外,肠系膜淋巴结炎、节段性回肠炎等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应与盆腔炎鉴别。
3.泌尿道疾病 包括尿路感染、肾及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尿液镜检与培养可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经验,早期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应兼顾常见的及可能的病原体,包括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厌氧菌等。
需住院治疗的盆腔炎包括以下几类。①不能排除外科急症(如阑尾炎、异位妊娠)。②病情严重,伴恶心、呕吐及高热。③伴发输卵管卵巢脓肿。④不能耐受或不能完成门诊治疗方案。⑤孕妇。⑥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⑦免疫功能缺陷者(如HIV感染伴D4细胞计数下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
(二)治疗方案
1.肠道外治疗
(1)方案A:头孢替坦2 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或头孢西丁2 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加多西环素100 mg,静脉注射或口服,每12小时1次。
注意:多西环素应尽可能口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24小时即可停止肠道外治疗,继以口服多西环素治疗(100 mg,每日2次),连续14天为1个疗程。
(2)方案B:克林霉素900 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加庆大霉素负荷量(2 m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随后给予维持量(1.5 mg/kg),每8小时1次。也可每日1次给药。
注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24小时可停止肠道外治疗,继以口服治疗,即多西环素100 mg,口服,每日2次;或克林霉素450 mg,口服,每日4次,连续14天为1个疗程。
(3)替代方案:氧氟沙星400 m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或左氧氟沙星500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加或不加甲硝唑500 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或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或多西环素100 mg,口服或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但应注意喹诺酮类药对我国的淋球菌感染可能无效。
2.口服治疗
(1)方案A:氧氟沙星4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4天,或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共14天。加或不加甲硝唑5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4天。
注意:口服治疗72 小时无效者应重新考虑诊断,应在门诊或住院部进行肠道外治疗。口服氧氟沙星对沙眼衣原体可能有效,但在我国淋球菌对之大多数耐药。因此,如高度怀疑与淋球菌感染相关的盆腔炎,不考虑用该方案。
(2)方案B:头孢曲松250 m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或头孢西丁2g,肌内注射,同时加丙磺舒1g,口服,均单次给药;或其他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肟、头孢噻肟)肠道外给药。加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共14天。加或不加甲硝唑5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4天。
(三)随访
在治疗开始后,应在3天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如退热,腹痛、附件压痛及子宫颈举痛减轻。若3天内无临床好转迹象,则需住院治疗或进行手术处理。如果患者有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治疗完成后4~6周可作病原体复查。
(四)判愈与预后
经治疗后,盆腔内引起盆腔炎 的病原微生物得到彻底清除,所有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指征、腹腔镜检查异常发现均消失,无后遗症,既为痊愈。盆腔炎后遗症主要是不孕、异位妊娠和慢性盆腔痛等。

七、预防
由于治疗对减少盆腔炎后遗症的作用有限,故预防十分重要。通过控制淋球菌及衣原体感染可以降低盆腔炎发病率。其他预防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避免婚外性行为、限制性伴数、安全套促进、尽量不用子宫内节育器、避免阴道冲洗等。

3
2011-04-15 21:22 回复

3324410

关注站内信

2 楼

感谢楼主分享

发哥仔

关注站内信

3 楼

学习了,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