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医改和医院的夭亡 苏逵发
武汉市江汉区东方红医院,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在五十年代,由他附近的个体诊所联合起来,办的一家名为:***卫生院,文革时更名为:东方红卫生院。当时,设备简陋,房屋狭小,可是,病人每天多多,有时还要起早床来排队挂号看病。到了下雨时,因为房屋漏水,得打伞看病。因为是集体所有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上面是不拨款的。由于,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在老院长和书记的带领下。医务人员也逐渐增加了,设备也比较健全了。科室也完备了,齐全了。同时也渡过了那十年文化大革命。每个月的收益除了发工资和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以外,还绰绰有余,就这样,日积月累攒下了一些钱。
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医院的业务因为有着上级医院(省级医院---汉口协和医院)的支持,业务非常忙,病床数曾经达到一百多张,走道都加满了病床,我那时门诊值个夜班要看三四十人,有时还达到五十多人,有时来了ddv中毒的病人,或是其他的重病人,几个医务人员忙通宵。白天的好多科室得站队,后来一阵医改风,内科在市郊办了两个门诊部,每个门诊部只有三--四个人,同时,医院忙着买了一批住房给部分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曾经,汉口协和医院准备收编该医院,据说是卫生局局长不同意。
那时,全区的所有医院的院长,书记及相关人员,在卫生局局长的带领下,一支庞大的队伍南下“考察”。听说,这次的费用全部是医药商付,所以说游山玩水比较恰当。他们回来以后将医院面貌大大的进行“改观”。所以,医院的存款几乎快用完花光。
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书记,院长要退休了,他们将整个的大权都交给了一个曾经参过军的外科医生,于是,他一转眼就成了法人代表,按照他的方案是:把原来医务人员中一线人员几乎用各种方法,要他们到外面去开诊所,将医院分成一个一个科室租给外面的人员来办医院。为了达到目的,他首先将业务院长强行安排在近郊区的地方由一个护士和她一起开办“门诊部”。不久利用各种方法,将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安排出医院。一下子,我们在外开办诊所20多处,医院内假医,假药任其泛滥,每个科室都有我们医院的发票由他们自己怎么开就怎么开。外面开诊所的,在几年中,大部分都垮了,有的出现死亡病例,还赔了钱,有的死了人,也没有那个来查一查,问一问,十几年了,最后只剩下3-4家了,他们还在那儿忙着。医院内部呢?绝大部分,买假药,发了财的走了,有一个“注射丰乳”的专科,好几个爱美的女人,吃了大苦,她们不但没有美起来,甚至要切除乳房,报纸登了几次,丑闻还上了电视,最后,拿了财政的补贴款赔了三十几万,那个医生呢?他像“无事”一样,又到外面开诊所去了。最大的一个科室还奇怪一些,是一个福建老板带着大约一百万元,把我们医院一楼几乎全部被他占了,建了一个高压氧舱,搞得病人一进门,好像要进于太空一样,不知道的还认为,医院搞成游戏室了,这个老板,一百万只几年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提起假药那真是骇人听闻。糖尿病吃的是一包黄粉子药,一个疗程一千三百多,性病专科,只看两种病,包皮环切术,手术费一千多,治疗性病,也不化验检查,打一针九百多(成本32—38块)一般是2—3针。支气管炎专科是一包或一瓶白粉子药,一个疗程也是千把块。最缺德是肝炎专科,一包黄粉子药里面包含着有,你头昏,失眠就加2瓶中成药“安神补脑片”,肝功能不好就加2瓶“肝泰乐”,消化不好加点“多酶片”,那粉子药中,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还没有完全打碎的安神补脑片的红色糖衣。。。。。。好多是附近郊区的农民,他们开的发票都是医院的招牌喔。
自己医院内科的尿毒症的病人几乎都是上级医院转来的,二十多个全部用腹膜透析治疗,一般的病人进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插管开始治疗,多半在几个月就效果不行了,上级医院的教授来会诊,多次要改变治疗方案,要改为血液透析。可是一直都坚持不改变,直到一个一个的死去,最后的六个病人,真惨哦,全部”肉脓杆菌性腹膜炎“,不到几个月全部死亡。最后就不了了之。
上级医院突然不再转病人来了,在他们医院的各个科室贴上了:不准往下级医院转病人的告示。这一下医院断链了,很快各个科室瘫痪了。就这么一个好好的医院垮了,武汉市有名气的“东方红医院”消逝了。好多病人还在问:东方红医院搬到哪里去了?
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家,市中心内的一家医院也被卫生局给”买给“私人医院了,该医院职工,安排在市郊办医院去了。还有一家,早也安排在市郊了。
听说我们的局长退休还去当**呢
快二十年了,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好多医务人员停了诊所,回到了医院,上级也给与大量的投入,医院改为隔几条街的“社区服务”了。老一排的医务人员也死了不少,死亡的医务人员中,大于医院总人数的10%是死于恶性肿瘤。
新的医务人员都在那里努力的工作。为了社区的民众的身体健康在不辞劳苦的奔忙着。
可能快要再一次医改了,希望那些有着大权,小权的人们,行行好吧,为民众办点好事,积积德吧!这是一个老医务人员在求你们了!不要乱折腾我们医务人员了!
第一次医改和医院的夭亡 苏逵发
武汉市江汉区东方红医院,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在五十年代,由他附近的个体诊所联合起来,办的一家名为:***卫生院,文革时更名为:东方红卫生院。当时,设备简陋,房屋狭小,可是,病人每天多多,有时还要起早床来排队挂号看病。到了下雨时,因为房屋漏水,得打伞看病。因为是集体所有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上面是不拨款的。由于,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在老院长和书记的带领下。医务人员也逐渐增加了,设备也比较健全了。科室也完备了,齐全了。同时也渡过了那十年文化大革命。每个月的收益除了发工资和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以外,还绰绰有余,就这样,日积月累攒下了一些钱。
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医院的业务因为有着上级医院(省级医院---汉口协和医院)的支持,业务非常忙,病床数曾经达到一百多张,走道都加满了病床,我那时门诊值个夜班要看三四十人,有时还达到五十多人,有时来了ddv中毒的病人,或是其他的重病人,几个医务人员忙通宵。白天的好多科室得站队,后来一阵医改风,内科在市郊办了两个门诊部,每个门诊部只有三--四个人,同时,医院忙着买了一批住房给部分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曾经,汉口协和医院准备收编该医院,据说是卫生局局长不同意。
那时,全区的所有医院的院长,书记及相关人员,在卫生局局长的带领下,一支庞大的队伍南下“考察”。听说,这次的费用全部是医药商付,所以说游山玩水比较恰当。他们回来以后将医院面貌大大的进行“改观”。所以,医院的存款几乎快用完花光。
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的书记,院长要退休了,他们将整个的大权都交给了一个曾经参过军的外科医生,于是,他一转眼就成了法人代表,按照他的方案是:把原来医务人员中一线人员几乎用各种方法,要他们到外面去开诊所,将医院分成一个一个科室租给外面的人员来办医院。为了达到目的,他首先将业务院长强行安排在近郊区的地方由一个护士和她一起开办“门诊部”。不久利用各种方法,将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安排出医院。一下子,我们在外开办诊所20多处,医院内假医,假药任其泛滥,每个科室都有我们医院的发票由他们自己怎么开就怎么开。外面开诊所的,在几年中,大部分都垮了,有的出现死亡病例,还赔了钱,有的死了人,也没有那个来查一查,问一问,十几年了,最后只剩下3-4家了,他们还在那儿忙着。医院内部呢?绝大部分,买假药,发了财的走了,有一个“注射丰乳”的专科,好几个爱美的女人,吃了大苦,她们不但没有美起来,甚至要切除乳房,报纸登了几次,丑闻还上了电视,最后,拿了财政的补贴款赔了三十几万,那个医生呢?他像“无事”一样,又到外面开诊所去了。最大的一个科室还奇怪一些,是一个福建老板带着大约一百万元,把我们医院一楼几乎全部被他占了,建了一个高压氧舱,搞得病人一进门,好像要进于太空一样,不知道的还认为,医院搞成游戏室了,这个老板,一百万只几年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提起假药那真是骇人听闻。糖尿病吃的是一包黄粉子药,一个疗程一千三百多,性病专科,只看两种病,包皮环切术,手术费一千多,治疗性病,也不化验检查,打一针九百多(成本32—38块)一般是2—3针。支气管炎专科是一包或一瓶白粉子药,一个疗程也是千把块。最缺德是肝炎专科,一包黄粉子药里面包含着有,你头昏,失眠就加2瓶中成药“安神补脑片”,肝功能不好就加2瓶“肝泰乐”,消化不好加点“多酶片”,那粉子药中,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还没有完全打碎的安神补脑片的红色糖衣。。。。。。好多是附近郊区的农民,他们开的发票都是医院的招牌喔。
自己医院内科的尿毒症的病人几乎都是上级医院转来的,二十多个全部用腹膜透析治疗,一般的病人进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插管开始治疗,多半在几个月就效果不行了,上级医院的教授来会诊,多次要改变治疗方案,要改为血液透析。可是一直都坚持不改变,直到一个一个的死去,最后的六个病人,真惨哦,全部”肉脓杆菌性腹膜炎“,不到几个月全部死亡。最后就不了了之。
上级医院突然不再转病人来了,在他们医院的各个科室贴上了:不准往下级医院转病人的告示。这一下医院断链了,很快各个科室瘫痪了。就这么一个好好的医院垮了,武汉市有名气的“东方红医院”消逝了。好多病人还在问:东方红医院搬到哪里去了?
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家,市中心内的一家医院也被卫生局给”买给“私人医院了,该医院职工,安排在市郊办医院去了。还有一家,早也安排在市郊了。
听说我们的局长退休还去当**呢
快二十年了,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好多医务人员停了诊所,回到了医院,上级也给与大量的投入,医院改为隔几条街的“社区服务”了。老一排的医务人员也死了不少,死亡的医务人员中,大于医院总人数的10%是死于恶性肿瘤。
新的医务人员都在那里努力的工作。为了社区的民众的身体健康在不辞劳苦的奔忙着。
可能快要再一次医改了,希望那些有着大权,小权的人们,行行好吧,为民众办点好事,积积德吧!这是一个老医务人员在求你们了!不要乱折腾我们医务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