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医生不要只盯化验单

肾利人生

关注站内信

1 楼

今天门诊有个17岁女孩拿几张化验单过来说“医生,怎么治疗这么久,还有这么多++?“我让患者坐下来问病史,原来患者20余天前因肛周痒在本院就诊,查尿白细胞++,诊为尿路感染,先后予多种抗菌药静滴及口服,多次查尿沉渣均有白细胞尿。祥询患者并无尿路刺激征,考虑不是一般尿路感染,就问妇科情况,原来患者近1个月已有阴部瘙痒症状,且阴道有豆腐渣样物排出,考虑真菌性阴道炎,建议患者到妇科就诊。前面几个医生只看尿检结果而忽略了患者症状评估,导致误诊为尿路感染,尿白细胞阳性不等于尿路感染!医生的失误患者白花几百元药费。

2012-07-05 21:39 回复

szylww

关注站内信

2 楼

确实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引以为鉴。详细地询问病史和相关症状确有必要。尤其在用药效果不佳时更应该反思自己或者前面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或者完备。对于其他医生包括专家权威的诊断都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不能盲从和懒于思考。建议年轻的的医生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对待一些别人已经诊断的病例。

蓑笠翁

关注站内信

3 楼

的确,应该引以为戒。

陈铮

关注站内信

4 楼

确实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引以为鉴。详细地询问病史和相关症状确有必要。尤其在用药效果不佳时更应该反思自己或者前面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或者完备。对于其他医生包括专家权威的诊断都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不能盲从和懒于思考。建议年轻的的医生采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对待一些别人已经诊断的病例。对病人的个种化验要根据临床去看,不要直盯表面。

ls1986914

关注站内信

5 楼

嗯!工作中确实有因误诊漏诊而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的事例。

神经外科

关注站内信

6 楼
不盯,是不行的;盯也要犯错的
2012-07-21 20:33 回复

pll_1985

关注站内信

8 楼

医生不要只盯化验单,赞同

cleaner2011

关注站内信

9 楼

回复 4楼:

你抄袭人家

hengshudoushiyi

关注站内信

10 楼

小心驶得万年船!辅助检查不能代替询问病史。单纯询问病史、查体也不能代替辅助检查。两者结合才能辅助诊断,防止误诊。

feitu87

关注站内信

11 楼

严重同意

新医生

关注站内信

12 楼

回复 11楼:

更加严重同意,呵呵

shiwei123

关注站内信

13 楼

白细胞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但也可由泌尿系统非感染性疾病及邻近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引起。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 肾脏疾病:肾盂肾炎、肾盂积脓、肾脓肿、肾结核、肾结石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
2. 输尿管疾病:炎症、结石、肿瘤。
3. 膀胱疾病:炎症、结石、肿瘤、异物。
4. 尿道疾病:炎症、结石、肿瘤、异物、尿道旁腺炎或脓肿。
5. 前列腺疾病:炎症、脓肿、肿瘤。
6. 精囊疾病:炎症、脓肿。

邻近组织或器官疾病

肾周炎症或脓肿、输尿管周围炎症或脓肿、阑尾脓肿、输卵管卵巢炎症或脓肿、结肠或盆腔脓肿。

==============

白细胞尿应该如何诊断?
  是否为真性白细胞尿

  假性白细胞尿是由于女性白带或其他化脓性疾病(如阴道炎,肛瘘、会阴部脓肿或疖肿等)的脓性分泌物污染尿液或留尿标本不规范造成,应注意留取标本前清洁外阴,留取中段尿。导尿或膀胱穿刺留取标本可避免假阳性。

  判断白细胞尿的病变部位及性质

  通过病史及查体先除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病变,这些病变除能引起白细胞尿外,还有各自特点,如肾周围炎症或脓肿可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伴明显腰痛,腰肌紧张,影像学发现肾周脓肿影。

  若无邻近器官病变则应考虑泌尿系统本身疾病所致,其中多数为泌尿系感染。病史、查体、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区分上、下尿路感染,进一步明确是特异性感染还是非特异性感染。

  对于无尿路刺激症状、病原学阴性的白细胞尿,应考虑肾小球肾炎活动期、间质性肾炎的可能。尿白细胞分类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

===========

白细胞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菌尿:通常情况下,尿液是无菌的,但是尿道口周围及尿道的下1/3是有菌的。因此,从人体排出的尿液可以沾染上一部分细菌。但是,清洁中段尿的含菌量不应超过105/毫升。如果连续两次化验含菌量大于或等于105/毫升,且为同一菌种,又没有尿路感染(尿频、尿急或下腹不适等)症状,就可诊断为真性菌尿,又称为无症状性菌尿。

  管型尿: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尿液中的管型增多,称为管型尿,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

  混浊尿:即尿液不透明。正常新排出的尿液多为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新鲜尿液发生混浊,可见于:①尿酸盐沉淀:浓缩的酸性尿冷却后,可有淡红色的尿酸盐析出,此种沉淀加热或加碱时皆可溶解。②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浓缩的碱性或中性尿排出体外,可有磷酸盐或碳酸盐析出,呈白色,加酸可溶解,碳酸盐沉淀遇酸还可生气泡。③脓尿或菌尿:如尿内含有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及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时,刚排出则可混浊。菌尿呈云雾状,静置后不下沉;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此种尿液不论加热或加酸,混浊皆不退。

1

tongrenshenzang

关注站内信

14 楼

正确的诊断来自于详尽的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三者不可缺啊!否侧会出事的。

tongrenshenzang

关注站内信

15 楼

女性要注意月经期的干扰啊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