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关于“软双相”,大家是怎么看的?

lavierge

关注站内信

1 楼

软双相(soft BD)的概念是建立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此时此刻患者表现为抑郁发作,但这种抑郁发作由于具有某些特点,将来很有可能发展为双相。

这些特点包括:

1、发病年龄早(小于15岁),尤其是女性患者;

2、阳性家族史;

3、环性人格;

4、环性心境;

5、外向性格,精力充沛,情绪容易不稳定;

6、季节性抑郁;

7、临床相很不典型的抑郁;

8、反复多次发作的抑郁,并且发作都很迅速,每次都比较短暂,抑郁期少于3个月;

9、应用3种以上抗抑郁剂效果不佳,或者出现抗抑郁效应衰减现象;

10、产后抑郁等。

 

1
2013-06-05 15:52 回复

姜男jn

关注站内信

2 楼

个人经验,和月经周期、妊娠、绝经相关的抑郁确实有不少改诊断的。

diarymonger

关注站内信

3 楼

有时候搞不清楚转躁是自然病程,还是抗抑郁药物导致的,比较

向往

关注站内信

4 楼

感觉临床上接触的不多,如果遇到这种病人,应该怎样定义诊断用语和具体治疗呢?

gingervirgo

关注站内信

5 楼

前几天还听到有人提“软双相”,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gingervirgo

关注站内信

6 楼

阳性家族史?是指阳性精神病家族史,还是阳性双相家族史?

meccarumor

关注站内信

7 楼

转科的时候听说70%的产后抑郁是双相,程度又那么重,将来产后抑郁评估风险之后会不会直接考虑MECT。

mediocrity

关注站内信

8 楼

很有意义的话题,能帮助精神科医师少走很多弯路,但什么时候能研究到真正可以用的程度?

gingervirgo

关注站内信

9 楼

再看一遍更感觉有用,不知出入在哪,下次查房可以拿这个说事

心态教练

关注站内信

10 楼

这个话题我在2010年西安精神病学年会上听到刘铁榜教授提到“假单相抑郁”很相似。

jiang_shur

关注站内信

11 楼
回复1楼:学知识啦
2013-10-15 21:57 回复

妖娆的五花肉

关注站内信

12 楼

我现在治疗了3位这样的患者,效果一般。这里面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绝不要单独使用抗抑郁剂。一定要与心境稳定剂或者是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富马酸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一起联用,而且要做到见好就收的准备。只要起到效果了,就不要再加量抗抑郁剂。

confusegao

关注站内信

13 楼

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心理动力学角度去看一看

wudijing

关注站内信

14 楼
回复4楼:个人认为,软双相是可能发现为双相的抑郁,诊断还应为抑郁发作,应用抗抑郁药要慎重,必要时加情感稳定剂。 单向抑郁到双相的确诊平均要9年~~推荐文章~~软双相七大特征及重要性排序(医脉通滴),还有两篇中文文献哦!!

wudijing

关注站内信

15 楼
回复1楼:女性?男性?
回复话题
共 2 页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