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非智力原因所致学习不良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hengshudoushiyi

关注站内信

1 楼

非智力原因所致学习不良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对智力正常而学习不良的儿童常易被诊断为有多动的注意缺陷症,然而,其中不少儿童却是学习不能症、学习障碍、情感障碍、原发性注意障碍和嗜睡症,下面谈谈对这些非智力原因所致疾病的诊治进展。

诊断进展

学习不能症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仍是证实儿童存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学习成就与智力的不相符合。因此应检查儿童读、写、算、语言交流、情绪等反应大脑功能的项目。还应找寻神经系统“软体征”和大脑运动障碍的细微体征,如步态、走、跑、跳、扔和接物、姿势、肌力、肌张力、左右辨认等。同时还应注意不良的教学方式可导致较多学习不能症儿童出现学习失败。

情感障碍  这是学习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今对情感障碍的儿童诊断如下:

抑郁症: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躁狂症: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躁狂症的诊断,首先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
①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 语量增多;
③ 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④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 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 睡眠需要减少;
⑧ 性欲亢进。

病程标准

①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周;
②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2013-12-14 09:08 回复

hengshudoushiyi

关注站内信

2 楼

原发性注意障碍:①在持久脑力工作或其它工作中持续的警觉、清醒和注意力减少;诉说疲乏、头晕、瞌睡和嗜睡,哈欠、伸懒腰、睡眼惺忪、睡觉、过度打盹;②在活动中注意力减少,白日做梦,难以集中注意,在活动中和对话中失去方向,操作差、作业完成慢、拖拉或不完整、无组织性;③躲避有组织的或重发的活动,对有组织的活动无兴趣、抱怨单调、厌烦、无聊、失去兴趣,在有规则的活动中喜欢随意或不时分心;④动作不安和注意力有问题的行为;⑤耐心、有同情心、充满感情色彩、脾气随和。有上述五项内容症状持续1年以上即可诊断。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药物、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所致。目前病因不清,但常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嗜睡症状符合下列特征,即可以诊断:

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或清醒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无法以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
2.至少1个月几乎每天发作,或在更短的时间内反复发作,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3.缺乏发作性睡病附加症状(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或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证据(夜间呼吸暂停、典型的间歇性鼾音等);
4.不存在可造成这种状况的器质性因素,如神经科或其他内科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或服用某种药物。
 
治疗进展 
学习不能症 调整教学要求,消除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紧张。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电影、幻灯、录像)、口头或书面作业相结合,增加学习兴趣的培养。
情感障碍及嗜睡症  请精神科医师会诊,指导治疗。
原发性注意障碍 患儿应避免单一冗长的学习活动,允许其忙忙碌碌和中断学习的休息,强调专业人员的行为矫正和训练,培养儿童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并在心理指导下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1.非智力原因所致学习不良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金星明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1995,13(1):50-51

2.抑郁症、躁狂症、嗜睡症:百度百科

2013-12-14 09:58 回复

hengshudoushiyi

关注站内信

3 楼

学习障碍,指统称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现出注意、记忆、理解、推理、表达、知觉或知觉动作协调等能力有显著问题,以致在听、说、读、写、算等学习有显著困难者;其障碍并非因感官、智能、情绪等障碍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学不当等环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结果其鉴定基准如下:图片 

学习障碍

(一)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者。

(二)个人内在能力有显著差异者。

(三)注意、记忆、听觉理解、口语表达、基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书写、运算、推理或知觉动作协调等任一能力表现有显著困难,且经评估后确定一般教育育所提供之学习辅导无显著成效者。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学习障碍是指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对LD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LD的定义如下:

  (l)LD儿的总体智商(IQ)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也有的偏低或偏高;

  (2)在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能力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表现为显著困难;

  (3)大多数LD儿伴有社会交往和自我行为调节方面的障碍;

  (4)其原因是个体内在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所致;

  (5)需要排除由于弱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情绪障碍等或由于受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未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原因所产生的学习方面的障碍。

对于学习障碍的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应用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训练、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家庭治疗等。对伴随的其他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者可考虑配合药物治疗。主要干预措施有:

(一)感觉统合训练  作为常规项目,但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具体方法见“心理文化-感觉统合训练”。

(二)学习能力训练  学习能力训练是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上的特定训练项目。通过计算机软件或医师一对一的训练,从注意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听觉分辨、视-动统合、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概念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使孩子能力得到提高,克服自身的学习障碍。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

(三)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学习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坚持练习,达到改善注意和自我行为控制的目的。主要用于注意缺陷明显的儿童。

(四)行为疗法  对学习过程中表现适宜行为给予奖励,采用学习行为记录表、代币制、、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直接针对学习障碍儿童本身的行为矫正,并反复奖励强化使良好行为频率增加并巩固下来。对不适学习行为予以漠视使这类行为逐渐消失。

(五)药物应用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治疗主要是特殊教育和训练。老师、家长的密切合作,共同执行教育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药物对学习困难本身是无效的,仅对伴随的其他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六)支持性治疗。

选自:搜搜百科

飘零1836

关注站内信

4 楼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