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肛瘘临床路径

Mary

关注站内信

1 楼

肛瘘中医临床路径

一、肛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肛瘘(TCD:BWG050,ICD10:K60.3);

行肛瘘切开挂线术(ICD9CM-3:49.73)。

(二)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肛肠协作组肛瘘诊疗方案进行诊断(见附件)。

1、疾病诊断

(1)病史: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状物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肛门直肠镜检查,必要时行瘘道造影、直肠腔内超声、CT或MRI定位诊断。

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

(1)湿热下注: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肛瘘临床路径.doc
文件大小:95k
2011-05-06 18:55 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