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高尿酸水平可独立预测绝经后女性的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其预测作用对脑血管事件更为显著。(查看原文)
之前已有研究表明,尿酸是心血管病的一种危险因素,而绝经后女性的尿酸水平常常升高。因此,研究者试图调查绝经后女性的尿酸水平是否可预测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者分析了门诊就诊的645例绝经后女性,受试者平均年龄54岁,均没有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或其他可干扰尿酸水平的药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冠脉血运重建。平均随访72.5个月。
根据受试者的尿酸水平将其分入三分位组。与尿酸水平较低者相比,尿酸水平较高者的年龄较大,吸烟者更多。在随访期间,共计新发90次心血管事件,其中62次为冠脉事件,28次为脑血管事件。
与尿酸水平最低及中间三分位组相比,最高三分位组女性有较高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尿酸最低组:1.52%;尿酸中间组:2.03%;尿酸最高 组:3.1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尿酸最低组:1.59%;尿酸中间组:2.11%;尿酸最高组:3.23%)。
研究者 发现,各组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有差异(尿酸最低组:0.3%;尿酸中间组:0.62%;尿酸最高组1.15%),但冠脉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研究者分析得 出,尿酸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HR=1.248)、脑血管事件(HR=1.657)、总体事件(HR=1.391)独立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称,具有临床意义的是,这种相关性证实与所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绝经持续时间独立相关,可以考虑将尿酸作为心血管老化和临床事件的重要而独立的致病因素。对此的一种可能解释是,尿酸相关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可以损害脑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