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8B的登台
2009年,美国杜克大学学者首次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IL28B基因变异可预测基因1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从此,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研究拉开了新的序幕,IL28B基因型当仁不让是这个舞台最耀眼、最有价值的明星之一。
IL28B获指南推荐
众多研究证实,宿主IL28B基因型与抗HCV治疗应答显著相关。2011年3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推出其首部《HCV感染诊治指南》,关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预测,EASL指南增加了IL28B宿主基因型这个重要的预测因素。
IL28B指导DAA三联治疗
新的研究还显示,IL28B基因多态性还可以预测Peg-IFN、利巴韦林标准治疗与新的直接抗HCV的小分子药物(DAA,如特拉泼维等)三联治疗疗效。2011年10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更新了《基因1型慢性HCV感染治疗指南》,该指南推荐,对于标准治疗联合DAA的三联疗法,IL28B基因型也是预测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强有力因素,在治疗前,应考虑对患者进行IL28B基因型的检测。
期待更多IL28B的研究
IL28B基因型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导HCV、HBV感染的抗病毒个体化治疗,它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与HCV、HBV感染相关的宿主基因的新手段,相信IL28B基因的研究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2011年3月3日,《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在线发表了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指南》,这是EASL的首部关于HCV感染的指南,该指南采用的循证等级为GRADE系统,证据等级分为高质量(A)、中等质量(B)和低质量(C),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1)和弱推荐(2)。
关于疗效预测因素,EASL指南增加IL28B宿主基因型这项重要的预测因素。IL28B基因与治疗应答明显相关。欧洲人群表达该“好基因”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洲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何欧洲裔和非洲裔患者之间的疗效相差近一半。
DDW:Telaprevir可提高所有IL28B基因型丙肝患者的应答率
芝加哥(EGMN)——消化疾病周(DDW)年会上公布的Ⅲ期ADVANCE试验的事后分析显示,在标准丙肝治疗基础上加用telaprevir可明显改善所有IL28B基因型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
研究者在探索性诊断试验期间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了IL28B基因周围的基因多态性。并应用剩余的未鉴定样本,获得了1,088例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中454(42%)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由于其他种族的患者数量较少,因此仅对白人患者进行IL28B基因分型。
首先讨论关于丙肝筛查及其保险范围方面的一些令人兴奋的数据。此外,还将讨论直接抗病毒药物用于IL28B基因型的最新数据,最后讨论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肝疗效方面的最新数据。
IL28B基因型与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疗法的应答密切相关,并且具有重要意义。美国IL28B基因型的分布为:34%的是 CC型,49% 的是CT型,而16% 的是TT型。在美国,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80%的CC基因型患者能够发生持续病毒应答,CT基因型患者中这一比例为39%,TT基因型患者中仅为25%。
大型、随机、多中心实验:IL28B基因型对HCV患者疗效的影响
IL28B基因型是预测慢性丙肝患者治疗效果最重要的一项预治疗指标。
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接受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干扰素(180μg /周)联合利巴韦林(1000 / 1200mg/天)的应答指导治疗。第4周时,快速病毒学应答患者(RVR:HCV RNA <50 IU/mL)接受为期24周的治疗;而慢病毒学应答患者(无RVR,但检测不到HCV RNA或第12周下降值≥2 log10)被随机分入48周治疗组(A组)与72周治疗组(B组)。 通过rs12979860基因型(C / C, 复合T / C或T / T [T / *])比较已确认为治疗结束应答且已知随访结束状态患者(SVR或复发)的复发率。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学者指出白细胞介素28B(IL28B)变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转归相关。并且与基线HCV RNA水平、肝纤维化水平、性别和种族等预测因子相比,IL28B基因变异对抗病毒治疗应答和病毒自然清除具有最强的预测价值。其相关结果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感染者,大约有4000万。然而目前关于能够影响HCV自然病程和治疗转归的病毒因素和宿主基因因素的资料非常有限。这篇资讯来自我国肝病专家中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魏来教授在第62届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上做的报告。
此项调查是首次全国范围内研究中国HCV基因型和IL28B基因型,探讨这些基因型与人口学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本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丙型肝炎以基因1b型为主,大部分汉族患者IL28B基因型为CC型。晚期肝病患者相对多见的事实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避免临床合并症的发生。这可能对中国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提供帮助。
近年来,关于编码3型干扰素(IFN)λ的IL28B基因的研究十分热门。IL28B基因与多种病毒性疾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病毒(HIV)等。最近,荷兰学者的一篇关于IL28B基因型与乙型肝炎关系的文章,北大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就此文章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最近,荷兰学者Janssen等发现,IL28B基因型与慢性乙肝(CHB)患者对聚乙二醇IFN(Peg-IFN)治疗的应答相关,美国《Gastroenterology》杂志11月18日在线发表了研究的相关结果。该研究提示我们,在对抗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治疗领域,IL28B基因型可能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汉族人群中IL28B基因表达多态性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
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学者近期评估了中国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IL)28B变异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并探讨IL28B多态性与病毒清除,病情进展,病毒载量及肝炎易感性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IL28B基因变异可通过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肝脏炎症来减缓病情进展,并为乙肝的基因治疗提供靶点。其相关结果发表在9月份出版的《Liver Int》上。
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IL28B基因附近的遗传多态性明显与慢性丙肝感染患者持续病毒反应和自发性病毒清除有关。此次研究对象包含203例确诊为慢性HBV的患者[其IL28B基因包含3种基因型(rs12979860,rs12980275和rs8099917)];203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和203例乙肝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的健康人群。研究人员对所有受试者的IL28B血清水平进行了评估。此外,研究人员对42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
正巧在整理关于“ IL28B 基因”的一些资料,就献丑与大家分享一下。
以上是一些重大的关于 IL28B 的新闻、指南,我试了一下在Pubmed上以“ IL28B ”为关键词搜索可搜出更多的有关 IL28B 基因的资料,包含HIV的。
在这里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希望对“ IL28B ”感兴趣的医友可以跟楼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