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跟一帖,也是我的听课笔记:
南方医科大学 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柄的选择 主讲-史占军 2020.2.11
界面之间润滑的三种方式:
界面润滑:光滑的分子粘附于运动物体的凹凸表面,如糖蛋白;液膜润滑:两层摩擦面之间有液体将摩擦面分开,如关节滑液;混合润滑:突起的表面主要靠界面润滑,更多的部位靠液膜润滑。
润滑理论:硬对硬的摩擦面依靠液膜润滑和混合润滑,相对运动速度快可以增加润滑性能;硬对软的摩擦面磨损与摩擦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距离相关密切,故而金属或陶瓷头对聚乙烯时头不可以做得太大,以期减少磨损。
目前磨损率最低的是陶瓷头对金属内衬,低于金属对金属的5μ/年
金属对金属:可以设计成大头,MoM,可以测体内钴的含量,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可导致过敏如皮疹,局部骨溶解、局部软组织假瘤等,慎用于生育期妇女和肾病患者。
聚乙烯内衬有独有的高边,较其他材料不易脱位。陶瓷头可以匹配金属内衬,反之则磨损过大不可取。金属头氧化锆涂层的即黑晶仅限与聚乙烯内衬配伍。翻修手术一般选择陶瓷对陶瓷。金属对金属多用于年轻人。60岁以下的均可选择陶瓷对陶瓷。
非骨水泥型假体可能会因不够稳定导致患者术后大腿疼痛。
精确匹配(fill-fit)还是压配(press-fit):FF大腿疼痛发生率较PF高,即解剖型假体,只适用于股骨近端较肥大的年轻患者;无级递增型假体(锥形柄)材料是钛合金,弹性模量与股骨相近,可以楔入髓腔,二期稳定强,较解剖型假体发生松动的概率低。设计横断面为方形的可以控制其在髓腔内旋转,也能明显降低大腿疼痛发生率。
假体领的设计:基本淘汰,可能无法阻碍下沉,并妨碍假体柄二期稳定,使之虽不下沉但产生旋转,效果更差。
涂层的设计:近端涂层和远端涂层效果一致,多孔,粗砂面,羟基磷灰石?目前看三者效果相当,发生生物愈合度相似。
股骨近端形态的选择:喇叭口型,适合解剖型非骨水泥假体柄,适用于年轻人,普通型,逐渐变细,适合80%假体,管型,即上下一样粗,占10%,适合年龄大患者的骨水泥型假体,短柄假体保存了骨量,手术创伤小,为将来的翻修提供了方便,适合年轻患者,目前还没有十年随访,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组配式假体,柄和领都可以分开,可以恢复患者髋关节旋转中心,使用更方便,但可能增加金属颗粒,即假体柄与颈结合部位是组配式假体的软肋。
翻修手术使用的假体柄:不可确定,某些是外侧多孔的类型。
今日更新:
没有什么是运气,都是自己之前的努力造就。
一苇以航_Alex
中山大学医学院 神经影像学•主讲 孙灿辉2020.2.12
•颅脑正常影像解剖
头颅平片 CT(骨头是白的) MRI DSA SPECT 头颅超声(通过小儿囟门)
脑膜:硬脑膜:大脑镰(左右),小脑幕(上下),小脑幕切迹(脑疝)可以强化
蛛网膜、软脑膜CT上一般情况上不显示。
脑叶分部:额叶(外侧沟)颞叶、
额叶(中央沟)顶叶、岛叶。
顶叶(顶枕沟)枕叶。
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脑灰质核团:基底节:豆状核(壳核、纹状体)、尾状核
丘脑:背侧丘脑。。。
脑室系统:双侧侧脑室
第四脑室
第三脑室、大脑导水管
•颅脑CT
自枕骨大孔层面(延髓、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扫到颅顶,12层,每层10mm。
一般平扫与增强扫描的区别:看有无血管显影(延髓强化的椎动脉)
眼球平面:桥脑、桥前池、环池、低密度影为四脑室、强化后可见两侧椎动脉合并后的基底动脉、大脑镰也可得到强化
小脑幕平面:内侧为蚓部、外侧为大脑颞叶;再向上可看到三脑室,后方钙化高密度影为松果体,下方为大脑静脉池;再向上可看到双侧侧脑室(可分为前脚(额叶)、后脚(外侧颞叶内侧枕叶)和下脚(位于颞叶)),下脚一般仅在脑积水时可见。
侧脑室体部层面:前部为额叶、后部为顶叶;两侧为基底节的前肢、后肢和膝部,下方的卵圆形影为丘脑
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内面
侧脑室向上层面:放射冠组成的白质区域称为半卵圆中心
中线结构:大脑镰、三脑室
•颅脑MRI1
T1加权图像:称为活体解剖
灰质含水分比白质多,含脂质比白质少。因含水量高,看蛛网膜下腔时T2更清楚。
血管因流空效应表现为低信号和无信号。
桥脑层面:可见四脑室、小脑半球,桥脑前方黑色为基底动脉,桥前池,桥小脑脚和桥小脑脚池。侧方线状信号为位听神经,内听道显影清楚,即颅内病变首选MRI
大脑脚层面:脚间池是鞍上池的一部分,下方两侧为环池,环绕中脑,脑疝时这些池会闭塞。
三脑室两侧为丘脑,前方底面是额叶,两侧高信号不规则的为外侧裂,旁边为颞叶。
•颅脑MRI2
压脂相的判断:看到头皮下脂肪的降低信号(T1&T2普通加权时均为高信号)
壳核和苍白球在MRI上表现为肾形,有侧脑室体部的层面为额叶和顶叶所在,看到后脚往往是枕叶。
颅骨的线性骨折很难辨认,骨折线也是黑色。高信号为板障所在,内含骨髓。内板和外板两相都是黑的。
•脑血管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丘脑)
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后1/3和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颈内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追更:爱是动词,行动才是爱最好的说明书
脑血管
动脉系统: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2/3和部分间脑(丘脑)
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后1/3和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颈内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
脑底动脉环:多发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大脑后动脉近侧段、两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基底动脉。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脑积水:梗阻性:四脑室及以上部分,多见先天性、感染性、肿瘤性;
交通性:四脑室及以下部分,蛛网膜粘连、珠血等
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囊状扩张、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可见导水管
脑萎缩:广泛性(老年性/代谢性)、局限性(肿瘤术后)
坏死与囊变:血供减少导致的囊变和液化,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钙化:生理性:松果体(高龄)、苍白球(多对称)、大脑镰
病理性:肿瘤(可致脑室扩大)、炎症、代谢性
占位征:颅内正常结构离开原有位置的现象
如肿瘤性、管性、血肿、积液、出血等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最常见,I级为良性(CT低密度,无强化,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2-4级为恶性(CT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强化明显,提示已破坏血脑屏障;MRI可见壁结节,增强后边界明显)。20-40岁最常见,症多见癫痫,成人多在幕上,即大脑半球,小儿在小脑多见(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少见的良性病变)。
CT值一般应高于10Hu以上才被视为强化,低于10的可能是噪声所致
脑膜瘤:脑外肿瘤,多位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等,少数位于脑室内。发病率次于星形细胞瘤,多见于40-70岁女性,起于蛛网膜粒,与硬膜紧密相连,多单发,血管丰富,可有钙化,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等密度,边界清楚,广基底,与颅内板、小脑幕、大脑镰相连,临近颅骨常表现为增厚,肿瘤前后方的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实质受压内陷,增强扫描为明显均匀强化,可与其他肿瘤并存。
转移瘤:高龄患者多见
就要到新单位上班了,我把这些天在简书上做的笔记链接发上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20-03-02 https://www.jianshu.com/p/9e66758ff9db
2020-03-01 https://www.jianshu.com/p/57664e864bb7
2020-02-29 https://www.jianshu.com/p/0bb8e03a3a11
2020-02-28 https://www.jianshu.com/p/78e00b790ccc
2020-02-27 https://www.jianshu.com/p/515834e16c3d
2020-02-26 https://www.jianshu.com/p/93c1b73eb9dc
2020-02-25 https://www.jianshu.com/p/5ab76f32787e
2020-02-24 https://www.jianshu.com/p/3ec487cfbb98
2020-02-23 https://www.jianshu.com/p/281a2a796621
2020-02-22 https://www.jianshu.com/p/8313d618d286
2020-02-21 https://www.jianshu.com/p/2fe953e7dc11
2020-02-20 https://www.jianshu.com/p/366e581698ff
2020-02-19 https://www.jianshu.com/p/83f763ea172c
2020-02-18 https://www.jianshu.com/p/964f78752807
2020-02-17 https://www.jianshu.com/p/d11628939f5f
回复 9楼:
艺不压身,终身受益!